在美国,几年前,婴儿手语还是个新生事物,而目前,却已成为主流现象。《芝加哥平台报》9月18日报道,研究显示,2岁前,教孩子多用手势,可以促进他们更快掌握说话,甚至还可以提升他们的IQ。譬如,表达吃时,用食指轻触嘴巴;喝则需要拇指抬起,四指微屈,形成奶瓶的形状;牛奶可以用牧民挤奶的动作代替,反复握紧、张开拳头。
尽管教给孩子手语好处不少,但却很难。以下一些建议可能可以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一点。
1.早点教:最好在孩子几周大的时候就开始。这就像学习一门语言,年龄越大,学习越难,教给孩子手语也是这样。
2.从少数几个起步。比如吃、喝、父亲、母亲由于吃、喝是孩子天天都会做的事情,父亲、母亲是最容易见到的,孩子们一直更容易同意最容易见到的或对他们最有帮助的手语。
3.让手语成为平时生活的一部分。
4.借用书本和互联网教学。孩子一直对电视上看到的东西怀有莫大的兴趣。因此,可以购买教孩子手语的录像和光盘,或一些关于儿童手语的书本。
5.制作手语卡片。就像教孩子写字一样,你可以制作手语卡片。
6.手势与实物相联系。教孩子手语就像教说话。所以,在教手势时,也要记住把手势与实物联系以来。
7.手语与语言相结合。手语是孩子说话的桥梁,对于简单的容易发音的词,他会尝试着说;对于难发音的词,孩子也会用手语表达,如此无疑会促进语言能力的进步。
8.按部就班。孩子学习手语要有适合的进度:0-8个月,以爸爸妈妈的手语演示为主;8-12个月的孩子可以自己用一些手势了,爸爸妈妈也能从日常渐渐察看到孩子用手语表达自己;12个月以上的孩子,总是可以更快地学习,当他们可以说出词汇的时候,将会降低用手语的频率。